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2015年党政工作要点

时间:2020-11-05 点击数: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5年学院党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和省教育厅、省民委(宗教局)年度工作要点,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省部共建为契机,不断提升学院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影响;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释放综合育人价值;以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不断增加学院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贡献力量。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1.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认真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提升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水平。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课题研究,组织举办报告会、讨论会、座谈会,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实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2.继续深化和巩固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反对“四风”。组织开展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认真总结和凝练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切实把专项治理整改任务落到实处,逐项研究,逐条整改,细化、量化整改措施,并及时向师生员工公布整改结果。

3.全面加强院系两级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选好配强院系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召开党代会,完成学院党委班子和纪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继续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利用好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干部学习工作会议和领导干部外出培训学习等平台,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提交学习总结报告的制度。贯彻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两个议事规则(修订稿),进一步规范议事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贯彻系级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修订稿),以此促进系级班子协同性和领导力的提升。健全完善系级班子考核评价和监督激励机制,发挥系级班子在教学改革、育人管理中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政治保障作用。

4.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好干部标准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标准,以及“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的民族干部标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从合理构建学院干部队伍框架的长远战略出发,扩大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和多岗位交流的规模。进一步加大对女干部、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把用人目光投向在一线岗位和工作量艰巨岗位上埋头苦干、做出实绩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发挥广大党员在学院各项改革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做好团内“推优入党”工作。

5.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述廉和“三推两强”工作,以党务强、业务强为目标,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成员选优配强、提升素质、树立典型。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目标管理机制,组织开展党务知识培训。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抓好、抓实每周二下午的集体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对各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情况的检查,公布检查结果,并注重检查结果的运用。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从院系两个层面出台党组织服务教学改革、服务师生员工和服务驻地周边城乡居民的实践活动方案,各系级党组织要根据各自成员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打造一批具有民族高校特色的服务项目。强化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在社会用工人员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

6.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纪律建设,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加大对“三重一大”和“三公经费”监督力度。创新纪检监察工作,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重视内部审计结论、决定。加强纪检监察部门执纪监督能力建设,对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等贯彻落实学院党委和行政决策不力的行为进行问责。组织和协调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指导大学生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7.全面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积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形式、新办法、新对策,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提高院报、学院简报和校园网质量,重点抓好校园网站的规划、设计制作和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工作,抓好重大活动新闻信息报送的时效性,理顺新闻信息工作机制。开通学院官方微博、微信,推动系级单位公共微博、微信建设,适时推动师生自建媒体和自管媒体建设。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合作,积极宣传报导学院办学成就和特色亮点,扩大学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

8.做好统战群团工作。完善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统战工作水平,发挥党外人士建言献策、民主监督作用。筹备召开教代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召开教代会,调动教职工有序参与学院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工会联系教职员工、服务中心工作的积极作用,开展志愿者活动,弘扬志愿者精神,巩固“优秀职工之家”建设成果,健全完善基层工会组织。着力解决教职工尤其是离退休教职工、青年教职工、困难教职工关心的利益问题和生活困难,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主动回应教职工重大关切。调整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发挥关工委的育人作用。召开团代会、学代会,健全完善院系两级团的组织机构,选好配齐系级单位团组织成员,规范系级单位团支部建设,强化共青团组织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发挥学生干部、青年志愿者、文体骨干在招生、迎新和大型文体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9.全面加强学院德育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落实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深入开展“三爱”、“三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大学生中组织开展“唱响国歌”活动。突出抓好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进学生日常成长记录。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学生厌学、弃学干预机制,发挥校纪校规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学生危机处理预警机制。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制度,开设家长微信群、朋友圈,引导学生家长培育良好的家风,把“未来家长”教育纳入学生德育工作范畴,实现家风教育的前置。

10.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认真贯彻《黑龙江省学校安全条例》,实现校园安全工作检查常态化。搞好公共安全教育和安全疏散演练。巩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成果,组织师生代表参观监控中心等物防设施,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感。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根据学院党政班子分工和干部调整实际情况,充实完善学院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健全完善治安、消防、公共卫生、交通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组织师生员工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各类预案好使管用。加强维稳形势研判,完善协作联动机制。积极防范“三股势力”的渗透。健全社会热点舆情快速反应机制,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加强学生和教工的保险工作,重点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校园安全的保险覆盖面,为平安校园保驾护航。

二、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抢抓省部共建战略机遇,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11.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抓住省部共建成功签约的战略机遇,尽快促成国家民委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意见的出台。做好“全国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民族技艺产教结合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做好牵头成立全国民族高等职业教育学术协作组织的各项工作,争取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合作共建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科研基地。

12.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找准教学改革与学院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点。继续解放思想,促使教学理念由学生适应老师向老师适应学生转变。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强调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就业导向,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抓好刘延东同志关注的“飞鹤班”改革项目。改革教学管理运行模式,建设好院系两级教学管理队伍,增强教学改革的执行力。改革教学资源配置方式,核算办学成本,评估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加快以教育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为重点的预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预科课程标准与高中、本科课程标准的衔接。完善学年学分制。筹备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成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1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巩固和深化“校研企”、“校媒企”、“校介企”、“校商企”、“校校企”等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推进“大师工作室”建设,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统筹推进全院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职专业学生中探索实行弹性学制,工学结合,完善顶岗实习。做好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试点工作;加快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申报工作;加大实训中心和实验中心建设力度,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14.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能力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用真实、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为行业和企业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5.加强专业建设。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做大做强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6个省级重点专业,以点带面、以强带弱,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的专业群。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努力办好蒙古语言文学教育、朝鲜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加强与本科大学合作办学力度,继续争取进入我省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专业。争取民族舞蹈专业进行国家民委、教育部、文化部重点建设专业行列。做大学前教育专业。加强装备制造类专业建设。

16.加强学院体育工作。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落实学院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改革体育公开课和专业课教学模式,开齐开足体育课程,适度开设体育鉴赏课程,适时增补体育器材,加强体育场地建设。组织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开展与驻地周边单位和兄弟院校之间的各类体育赛事。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续推动省民委、省文化厅关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的批复工作。办好学院第十届田径运动会,积极备战十届全国民运会。

17.加强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工作,继续做好民族文化艺术进社区、进企业,高雅艺术进校园工作。申请建立“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基地”,加快民族博物馆、校史馆建设步伐,进行校园指示牌、校园各楼宇和实习实训基地命名、体育场照明、校门改建等文化载体建设。发挥民族文化艺术专业优势,把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与学院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大学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学院特色文化体系建设。做好建院10周年的宣传纪念活动。

18.全面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狠抓学风班风建设,重点解决学生课堂教学效果问题。开展课堂人机(手机)分离宣传教育活动,完善学分转换工作。挖掘育人故事、凝练育人文化,将为毕业生包饺子和师生情、同学情活动等形成传统。开展教育回归本源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和能力建设。重点做好学生奖、助、贷、补、勤工作。深化民族预科教育,将教育管理服务新疆学生的经验向校内外更加广泛地推广,培育树立更多先进集体和个人,进一步彰显民族高校的特殊使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归本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健全完善“秦桂芝工作室”组织框架和工作职责,发挥其在新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动教育厅、省民委对“秦桂芝工作室”和“全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命名授牌工作。注重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加强志愿者活动体系化建设。

19.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水平。结合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把改革实践升华为具有民族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研究成果。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争取课题立项,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支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加强对北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鼓励少数民族师生开展民俗项目研究。开展对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开创哲学社会学科研究的新局面。与省民族研究所开展深度合作,搭建民族宗教研究机构,整合民族宗教及民族语文和双语教育研究队伍。成立学院学术委员会。

20.强化督导作用。狠抓教风建设,强化教学督导作用,严肃督导结果适用,按期公布督导评价标准,探索实行末位淘汰制;进一步健全督导制度,探索建立网上评价机制和外聘专家评价制度。

三、全面贯彻依法治校,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向建院十周年献礼

21.加强顶层设计工作。制定落实《黑龙江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的具体实施办法。研究制定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强化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教学评估工作的研究。制定学院章程,提高学院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22.加强人力资源工作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以专业带头人为重点的教师队伍,以培养教育管理专家为重点的干部队伍,以造就学生成长导师为重点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以造就劳动模范为重点的工勤队伍和培养学生领军人物为重点的学生干部队伍等“五支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引进平台,采取不同方式招聘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优秀人才。坚持重点岗位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强化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通过举办或参加培训班、进修班提高人才专业素质、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和后备干部参加专业及业务学习,聘请专家定期培训辅导、跨校交流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3.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利用省部共建契机,通过省民委、争取省编办、省人社厅的支持,争取重新核定学院发展所需要的教学人员编制。争取将学院从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比照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管理。在职称评定、岗位设置、教师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贯彻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健全完善学院岗位设置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做好各类人员职称提职聘任工作。迎接省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完成全院干部职工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核定工作,切实提高干部人事档案质量,使之更好服务于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

24.健全完善校内津贴分配机制体制。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推动教学上水平、科研上台阶、管理上层次。坚持全院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完善津贴分配方案,强化领导责任,建立权责一致的校内分配制度。加强对部门津贴二次分配的指导与监督,进一步加大部门津贴分配自主权,部门津贴分配向具有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的系部倾斜。出台院聘人员工资津贴改革方案,破除身份障碍,逐步实现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同工同酬。根据全省高职的津贴水平及我院发展状况,科学合理地调整津贴收入。解决责任大小与津贴收入挂钩的问题,将贡献与收入紧密联系,发挥好津贴的激励作用。

25.加强后勤服务和资产管理工作。提升食堂、浴池、开水房等政策性项目的管理服务水平,稳定用工队伍。搞好超市、商服等经营性项目,提高经营性项目的市场份额,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激发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以节约用工成本、节能、节水、节电为重点,进一步降低学院的管理运行成本,节约资金,将新增财力用在教学科研上和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上。完成全院资产清查盘点,确保国有资产账实相符。实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资产实行动态监管。

26.加强财务工作和预算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学院财务行为。认真履行财务监督职能,严格审核开支项目。进一步加大对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协调力度,继续争取省政府专项资金的落实到位,化解学院基本建设债务。利用省部共建契机,通过省民委、省教育厅,继续争取国家民委、教育部的支持,争取打通中央财政投融资渠道,解决学院发展资金缺口。继续争取社会融资和银行贷款,完善筹融资的结构。

27.加强招标采购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完成年度办公用品、教学仪器等设备采购工作,用好用足专项资金。健全完善招标采购工作机制体制,理顺招标采购工作关系,规范公开招标流程,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强化项目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制度。

28.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落实教育部关于院长领导学院内部审计工作六项职责。加大教育资金审计力度,做好2015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专项资金统筹监管。坚决杜绝“小金库”、“假发票”行为。强化审计机构职能,发挥审计人员作用,做好干部离任审计和重点岗位职工离职审计工作。

29.加大招生工作力度。从加强专业论证入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做好招生工作,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实现民族预科招生计划1200人左右,高职招生计划1500人。积极沟通教育部民族司和省教育厅、省民委,努力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年内转入我院培养,继续争取哈尔滨工业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基地转移工作。突出民族特色,探索在内蒙古招收蒙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点解决蒙古语、朝鲜语(韩国语)等民族语言专业的招生困境。探索学前教育分专业招生,把学前教育专业打造成重点专业。

30.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就业工作投入力度,加强就业指导,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机制。制定提高高职专业学生“专升本”通过率工作方案,强化组织引导与考前辅导工作,指导、支持上线考生做好录取调剂工作。鼓励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特岗计划”等就业项目。积极发挥国家轻工业联合总会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食品培训考评基地的作用,为学生持证上岗、高薪体面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1.加强校友联络工作。要不断地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络工作,广泛联络校友,凝聚校友力量,共谋学院改革发展。成立校友会,发挥校友为学院建设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32.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严格公车管理,合理调配日常用车,科学设计行车路线。推进公车改革。严格公务接待标准,进一步规范公务用餐申请、审批和报销程序。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举行办公自动化技能培训并推行结业考核制度,提高全院各部门工作人员操作现代办公设备和处理现代办公软件的能力。严格收文、发文程序,召开党政公文写作交流培训会议,提高教辅、科研和行政人员公文写作能力。做好档案工作、信访工作和信息公开工作。

33.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建立符合学院教学、管理、服务实际需要的信息化平台。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建设和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建设,同时要加大普及网络信息办公知识,扩大校园“一卡通”应用覆盖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充分利用教务系统平台,为师生及时提供教学信息等服务。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建设,增加必要的防范措施和管理手段,减少校园网络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种危害,有效地保护好校园网络中重要的信息数据、提高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保证校园网络稳定。

34.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提高图书馆管理运行效益,发挥其在育人领域和校园文化建设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图书馆信息化进程,建立电子阅览室,开设电子图书数据库、期刊数据库,延长对师生开放时间,使其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学生学习、浓厚学术氛围、密切对外交流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5.加强幸福校园建设。主动回应师生员工重大关切,提升师生幸福指数。加强对寝室、教室、办公室等师生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建立供水、供电、供暖的监测体系,及时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在确保教职工现有福利的前提下,适度提高部分项目额度,扩大覆盖面,让所有教职工共享学院改革发展成果。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确保公平、公正,使弱势群体更有尊严地接受帮助。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严格掌握政策,详细制定方案,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继续做好“古丽民族团结基金”的宣传和管理运行工作。

36.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完成全省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国培项目”的年度任务。完成省委组织部和省民委(宗教局)下达的民族宗教干部培训任务。落实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在省政协调研报告上批示精神,继续做好“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申报工作。发挥黑龙江省宠物职业技能考评中心作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培训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依托食品实训中心,建立全国民族民俗风味食品生产基地,搭建食品工程社会服务的新平台。

37.完成一期基本建设收尾工作。加快推进新建项目一期工程报验验收工作,力争9月份之前完成房产证办理工作。妥善处理工程欠款问题,用好商业银行融资贷款,严格按照合同做好支付工作。依法处理合同纠纷,加快处理遗留问题,尽快确保体育馆投入使用,为体育、艺术专业提供教学活动场所。做好内业资料整理归档工作,认真梳理基建档案。

38.做好校区环境建设。编制校区环境建设整体设计方案,对校区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力争用4~5年时间实现校区环境总体规划目标,使校区环境成为平房区的景观之一。2015年,完成学院主干道路的绿化工作和人行步道的修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