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时间:2020-11-10 点击数:

(2016年-2020年)

前言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黑龙江省宗教事务局)主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高校,也是国家开设在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坚持高位发展,突显品牌效应,着力发展民族艺术与传承等特色教育,使学院成为培养民族人才、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基地;学院改革办学模式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发展食品加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动物医学、畜牧兽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一大批符合本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使学院成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迫切需要的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不断探索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畜牧兽医等专业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学院凭借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的强劲东风,走出了一条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快速发展之路,使学院成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之一和培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的高校行列,步入了中国民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行列。

多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培育传承民族文化、服务区域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高等职业教育与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并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实用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为区域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推动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院生源已经扩大到19个省、自治区,民族成分达到了34个。

“十三五”时期是学院完善、落实“省部共建”各项任务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建设具有北方民族特色、服务全国民族地区、创建国内一流民族职业高校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14〕37号)及《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学院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发展时期,学院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各项事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顺利实现了“十二五”期间的规划目标。学院的软硬件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制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办学条件大幅改善,省部共建平台搭建完成

“十二五”时期,学院顺利完成了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在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投资3.75亿元,校园占地面积30.38万m2,各类教学用房设施建筑面积10.4万m2。拥有全国高校最大的食品实训中心、全省领先的宠物医疗教学实训基地,以及40多个功能齐全的各类校内实验室。

2015年3月18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哈尔滨市签署了共建学院的协议。省部共建的成功签约,不仅在全国民族职业教育领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而且必将促进学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同时,为学院“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开局以及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了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更加清晰

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以民族教育为立校之本,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强校之路,以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办学特色,以创造民族团结经验为特殊使命,以服务少数民族、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具有鲜明北方民族特色的民族职业高校。

强化了学院的“五大特色”功能:少数民族特色人才的培育,民族、宗教和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行业和区域经济的特色社会服务,北方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总结民族团结的特殊经验。

办学理念更加清晰:“打民族旗、走特色路,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民族教育特殊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学院的办学理念。“服务少数民族、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院的办学宗旨,以“发展民族教育、振兴民族经济、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三)规划了系(部)建设格局,强化了“专业群”建设

学院重点规划、建设了具备地方和民族区域优势的食品工程、生物科技、经济管理、教育与民族语言、民族艺术与传媒、装备制造工程和预科教育七个系(部),大力推进食品加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畜牧兽医、物流与电商、财会与经管、学前教育、民族艺术与传媒等八类专业群35个专业建设和一个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全部实现了省内外招生。到“十二五”末年,基本实现了办学规模达到在校生人数4300人左右,其中,高职学生达到年1000人,省内外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计划达到年1200人。学院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为社会、行业企业每年培训1000余人。

(四)强化了“五支队伍”建设,教科研成果显著

学院强化了以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教育管理专家为重点的干部队伍建设;以造就学生成长导师为重点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以培养劳动模范为重点的工勤队伍建设;以培养学生领袖为重点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院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五一”劳动奖章各1人;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3人次;黑龙江省最美教师1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学科带头人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两个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级教育教学名师1人。建设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完成厅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并结题44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493篇;获得厅局级教科研三等奖以上成果81项;获得发明、适用新型专利50项次;以副主编以上名义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49部,其中,获得国家级规划教材称号1部。

(五)实现了“四大转型”

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1+1+1”校研企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标志,实现了由高等师范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和民族预科教育的转型;实现了民族师范教育向培训少数民族中小学校校长及“双语”教师转型;实现了音体美等师范教育向民族文化传承的转型。艺术品设计专业成为三部委重点建设专业;依托学院民族歌舞团,培养具有民族艺术素养的学前教育和艺术人才,为“民族艺术教育从娃娃抓起”奠定了基础。

(六)创新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开创了“双主体办学、多元投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飞鹤乳业合作创建了“双主体办学、多元投入”的办学新模式。

校企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共建超越顶岗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与政府共建电商实习实训基地等“四大基地”。校企共同组成教学团队,企业经理、工程师担任实训兼职教师,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开展教育、实训、研发,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教育试点。

(七)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立了“1+1+1”校研企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建立了“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财会、电商、物流类专业建立了“校行企”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音乐舞蹈教育专业建立了教学与演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工艺品设计专业建立了理论课教学与大师工作室实践教学结合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了“校、园”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八)实施多项重大改革项目

学院“引企入校、引研入校”,实现“校中有厂”、“校中有所”,建立了面向校内和兄弟院校、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研发部门的开放共享型实训中心。

学院与飞鹤企业“多元投入、双主体办学”新办学模式,改变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现状,由“校企合作”转变为“产教深度融合”,由“订单培养”转变为“定向培养”,实现了“学院招生”与“企业招工”的现代学徒制教育理念。

学院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将养成教育学分化,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德智体美”四育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养成教育纳入学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创造了有利于学院教育思想解放、教育理念更新和新人才观形成的环境。

学院以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学生和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评价。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公共课、基础课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切合实际的教学改革。

(九)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

1、肩负特殊使命,服务国家大局

作为民族高校,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培育民族团结种子,创造民族团结经验”的特殊使命,服务大局,立德树人。学院涌现出了以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省高校教师十佳年度人物秦桂芝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创建了“古丽民族团结基金”。民族高校特殊使命的提出,对丰富我国高等院校办学功能的内涵,彰显民族高校的办学特色,对提升民族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院关于新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深入细致,联系实际,富有创新精神;学院的工作原则、思路、办法,体现了中央精神,取得了较好效果和社会好评。

2、围绕育人中心,深化综合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考核评价制度,导向更加明确,使教职员工把精力自觉投向了教学中心工作,投向了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年学分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力实施,使学院的内涵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3、事业不断发展,条件不断改善

学院的食品检测技术实训室、食品加工技术实训室、物流专业实训室、艺术教育和学前教育实训室、药物制剂实训室、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室、电子阅览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电算化实训室、ERP实训室、经管综合立体模拟实训室以及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等建设,使学院的实验实训条件和信息化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学院的民族歌舞跻身到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行列,在东北三省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民族艺术传承特殊贡献金奖。

4、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学院的“软实力”显著增强

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卓有成效的“三育人”工作,涌现出一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知心“姐姐”的育人模范;教职员工每年给毕业生包上车饺子,已成为一种传统,它使老师更像母亲,学院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母校。学院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办学特色日益突显,办学文化在积淀中越来越厚重,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打民族旗,走特色路,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遵循民族教育特殊规律,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办学水平与办学实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黑龙江省和全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新贡献。

以“关爱学生成长、关心老师发展、关注社会进步”为主旨,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勤奋好学、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环境,培养师生良好的职业规范、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以“人才强校”为学院发展的核心战略,针对高职教育和民族教育对师资队伍的要求,紧紧围绕学院专业群发展,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老师,提高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根据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要求,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与整合的步伐,加强专业群核心内涵与特色品牌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专业教学团队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深化校企合作为抓手,按照职业教育职业性、开放性的特点与要求,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提高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比例,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营造全员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打民族旗,走特色路,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遵循民族教育特殊规律,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办学理念,依托省部共建,立足龙江,放眼全国,以高等职业教育和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并重,继续完成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使命和服务龙江产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脱贫的职业教育宗旨,兼顾继续教育、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和民族宗教干部培训教育,将学院建设成以培养“民族团结的种子”为育人之魂、以民族教育为立校之本、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强校之路,以传承民族艺术与文化教育为特色,以食品加工、制药技术、动物医学、电商物流、学前教育、装备制造等专业品牌为优势的具有鲜明北方民族地域特色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民族高等职业院校。

(二)具体目标

1、办学规模

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学生稳定在5000人左右。其中,高职学生3000人,少数民族大学预科学生1500人,成人教育或多种体制联合办学学生500人。此外,适度发展其它形式的教育。年培训中小学“双语教师”、民族宗教干部和职业技能鉴定4000人次。抓住机遇,适时开展蒙语和韩语应用型本科建设研究。学院的办学质量、社会美誉度和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新生报到率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以上。

2、师资队伍

全面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素质、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努力改善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技术职务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到 2020 年,专任教师生师比争取达到18:1以内。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比例达到80%;外聘兼职教师稳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数超过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5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0%左右。培养5~10名在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创建5~10个高水平教学和技术创新团队;培养50名左右院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和专业骨干。

进一步提升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育人的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积极参加和举办省、学院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不断完善辅导员管理制度等建设。

3、专业与课程建设

到2020年,学院专业总数控制在30个左右。以国家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调整专业布局结构,使之与黑龙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相适应,形成10个左右专业群。其中,农业类3个,加工制造类2个,现代服务类3个,师范教育类2个。基本形成农科类、食品科学类、经济管理类、生产制造类和民族师范教育类、文化类的学科分布格局。

重点扶持发展食品加工、制药技术、动物医学、电商物流、学前教育等优势专业,努力打造学院优质品牌专业;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做精民族艺术与传媒类特色专业;适当扩大经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服务类专业。

至2020年,建成10个以上优质品牌专业,争取建设6至8个省级重点专业,4至6个国家(部)级重点专业。建成省级优质课程5门左右,院级优质课程50门左右,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的优秀率达到70%以上。

4、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

满足“教、学、做”工学结合的需要,确保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到2020年仪器设备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各类功能的实训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建成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内一流水平的乳品工程实训中心。建设一支技术过硬、人员稳定,能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5、民族教育和民族人文社科基地建设

至2020年,建立少数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图书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少数民族风情园“两馆一中心一园”的民族文化基地;加强并完善全省民族中小学“双语”师资和民族、宗教干部培养与培训基地,并开展为民族地区服务的社会培训;进一步加强省民族教育预科基地;建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基地;建立民族地区远程教育基地。

成立在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指导下的黑龙江省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全省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发展民族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6、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能力

到2020年,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年均培训规模超过1000人次。在与韩国新罗大学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的规模和范围,积极开创其他形式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校内外教师间的业务与文化交流,创建在专业、课程、学术等方面的共享机制。

四、主要任务和预期成效

(一)教学改革和预期成效

到2020年,构建政治素质合格、“预补”特色鲜明、本科跟踪培育的民族预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培养双语教师为主体的民族师范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各类型课程改革与优化,创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多元化校企合作办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完善民族文化与艺术传承和民族育人“大师工作室”等建设;选择学院优质专业积极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的设立工作。

1、高等职业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能力、知识、素质结构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强化“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具有直接上岗工作能力。同时,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职业技能标准,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区情的教育,增强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新疆等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而实际,开展特色和层级教学。

(1)改革内容

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压缩供过于求的专业,调整改造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设置反映未来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趋势的新专业。

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机制。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提高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到2020年,基本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按企业真实的技术装备水平设计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真实的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

(2)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利用好校内外条件,加大实习实训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评价。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建设,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探索对口合作、集团化发展等多形式的衔接方式。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成立院级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从课程建设、学生选课、考试、成果认定、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导师队伍建设。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条件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学生搭建项目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加大现代学徒制的推进力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逐步推行现代学徒制。推动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工作。推进师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并逐步推广到市场。加大民族文化与创新意识融入课程建设的力度,将剪纸、鱼皮画、瓷雕等专业推向市场。

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

(3)预期效果

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等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形成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民族师范教育

(1)改革内容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力求保育、教育和教学三结合。实行蒙古语言文学教育、朝鲜语言文学教育蒙语、汉语和朝鲜语、汉语双语教学模式。

(2)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建设工作。实现与各种体制合作单位质量和数量的双达标。加大学前教育专业符合学生状况的英语教学力度,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品牌,为其它语种双语教学探索经验。进一步依托地域优势,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建设,完成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所需的场馆建设。做好蒙古语言文学教育、朝鲜语言文学教育两个专业与有关大学专接本的合作项目。

3、民族文化艺术传承

(1)发展内容

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承担民族高校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和使命。在民族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方面,通过大师工作室的特色专业教学、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等项目,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进生活的声像记录、现代设计手段等对民族技艺的活态再现;依托民族技艺传承“大师工作室”,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前店后厂”的构想,让学生的作品变成产品,结合“互联网+民族文化艺术”大学生创业等手段,通过宣传、推广、销售等,让不同地域的民族艺术及艺术品实现跨地区活态传承;面向社区、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技艺公益性教学培训活动,推广民族技艺的同时,将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创新与研发,在现代经济社会环境下,创新艺术,创新思路,以艺术催生产业,以产业传承艺术,创造新的经济社会价值,并在民族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

深化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改革,重点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基层文化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艺。创建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开发区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创新民族文化艺术。

大胆创新民族剧目和民族歌舞团演艺工作。围绕黑龙江地域10个世居少数民族历史变迁及相关风俗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和大胆创作,尝试民族分类创作不同主题的系列作品,打造10个世居少数民族原生态的合唱专场,深入挖掘10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打造学院独有的民族文化品牌,完善“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有计划地参加省级、国家级民族工艺品、民族技艺展示活动,积极与省工艺美术发展中心合作,举办民族工艺品原创作品大赛,参加“国礼”选拔活动,实现学生作品成为国礼的梦想,以剪纸、鱼皮、桦皮等不同创作形式,形成学院独具特色的教学成果。

(2)预期效果

在学院内积极发展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教育模式。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学院教育办学活动。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和使命,坚持与时俱进,坚守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使学生的民族精神得以树立,文化素养得以提升,人格品质得以陶冶,最终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目标。

4、民族大学预科教育

(1)改革内容

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核心是构建政治素质合格、预补特色鲜明、本科跟踪培育的本科民族预科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调整有针对性的层级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以适应本科目标校的教学要求。进一步发挥“秦桂芝工作室”教育平台的功能,采用“以人为本”结合“爱、严、细”的教育手段,完成民族人才培养和服务、指导全省新疆学生培养引领的工作任务。

(2)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新疆籍“民考民”二年制学生和“民考汉”学生的教学工作。要理顺完成新疆籍“民考民”二年制学生在大学持续一年的语文补课任务;建立语文教师跟踪授课一年的学生补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语文课程教学,引进科普方面内容的文章,使数学、物理、化学的概念和知识在语文课中得以体现,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开展第二课堂和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趣味性,将比赛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考核加分项,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努力学习;建立大学预科基础课程与民族理论课程等统分结合的培养模式;编辑学习手册,成立学生互帮互学学习小组,教师专项指导,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

省内民族大学预科教学工作。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和进入本科大学的专业等情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3)预期效果

到2020年,学院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实现与目标学校无缝对接,培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素质合格、适应目标校教育教学标准。

5、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公共基础课要密切与专业课的关系,要服务于专业素质培养,服务于各民族学生。要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有效调整,不断深化课程改革。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课程的规划和设置,使公共基础课程发挥为学生就业服务的作用。

(二)队伍建设和预期成效

1、队伍建设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强化教师资格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直接评聘办法。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院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推进学院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营造教科研带动教学的良好学风氛围。

(2)改革教师资格和编制制度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直接评聘办法。积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高职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

(3)改革学院用人制度

落实学院用人自主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符合学院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优秀教师倾斜。实施院聘人员无固定期限合同制聘用制度。

(4)完善教师培养制度

学院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增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建立教师轮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教师实践企业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鼓励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

2、预期目标

完成落实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计划、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计划、企业骨干人才引进计划、教师社会服务激励计划等。

(三)平台建设和预期成效

1、平台建设

(1)省部共建平台

2015年3月25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共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的意见》,省部共建平台的搭建,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院积极参与国家民委安排的有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活动。加大教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和各种专项补助经费投入。在专业、教学科研、实训平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完善省开放共享型食品、药品、现代物流专业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建立完善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产业园区、建设省民族中小学校双语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省大学生民族预科基地、建设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等五大工程。

到2020年,基本实现学院改革发展有显著的进步,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省部共建,使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专业结构和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和黑龙江省培育更多民族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好民族预科生教育培养工作,创造和积累民族团结的经验。同时,为全国民族职业院校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发展模式。

(2)实习实训平台

到2020年,基本实现校内实训中心集教学、实训、培训、研发、转化、生产、物流、营销于一体,纵向涵盖产业链条的所有环节,横向在满足校内学院高职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需要的同时,对高校及行业企业开放,发挥其辐射社会功能。

建设“专业综合型”的实训基地。进一步发挥实训中心一流的检测设备功能,通过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文化理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接触实战性的生产车间场景:从原材料采购、出入库管理、清洁作业、产品配料、物料生产流程、设备功能及构造、包装、定位摆放、物流配送等环节,让学生不仅能熟悉了解整个生产作业流程,还通过动手操作熟悉各个岗位的作业方法,亲自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样的教学、实训内容,将有利于培养“宽基础、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

发展成“对外共享型”的实训基地。学院实训中心在提供教学实训的同时,通过与研发部门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开放共享,创造生产新工艺、新产品。将研发成果及时与各大型乳制品、食品企业对接,利用合作的方式,把学院的研发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让学院成为省内一流的食品研发基地。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学院在推动高等职业教学改革、课程标准建设和培训标准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的鉴定、考评和培训工作。

(3)培训与社会服务平台

发挥职业教育植根社区、服务社区的重要作用,推动学院面向基层,尝试开设社会保障、社区工作、老龄服务等专业。充分利用使用学院培训中心,加大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和社会培训工作,加大民族、宗教干部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开展技术咨询评价工作。

(4)校企合作平台

完善校企合作各项制度,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和合作企业不断完善知识共享、课程更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员工培训、协同创新等制度。

建立与企业的沟通体系建设。通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提供人才、科技服务。

2、预期成效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得到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意见。

(四)教科研和预期成效

1、教科研工作

“十三五”期间,学院教科研的主要工作重心是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建设,突出教科研服务教学和社会的高职特色。积极开展与黑龙江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平台建设,利用其民族、宗教研究的优势,开展民族、宗教等研究;建立黑龙江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好全省少数民族中小学及大学的民族教育研究工作,为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服务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2、预期效果

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横向、纵向课题的多元化教科研投入机制,规范教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环节,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教科研引领教学内涵建设的良好学风。营造良好的教科研创新氛围,提倡严谨的科学态度,潜心专研的科学精神;反对学术不端,提倡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建设与现代大学文化相适应的学术道德与风气;提高学术自律意识,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学术、崇尚科研的良好氛围。

(五)学生工作和预期成效

1、学生工作

(1)践行民族高校的特殊使命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首要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努力践行“培育民族团结的种子,创造民族团结的经验”这一民族高校的特殊使命,坚持“平等、爱护、融入”的工作理念,在教育管理服务各民族学生工作中,坚持“四个淡化”,即淡化特殊性、淡化地域概念、淡化狭隘的民族意识、淡化敏感色彩,为学生工作“新常态”的形成,提供思想理念引领和保证。

(2)以大爱为魂,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与实践,充分挖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学院育人队伍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以积极正确的价值目标引导大学生,以健康丰富的内容感染大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大学生,以浓郁醇香的文化氛围熏陶大学生,让大学生在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中感悟人生、锤炼品德、提升自我。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3)创新机制载体,不断焕发学生活力

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社会实践为龙头,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提高实践技能、服务社会能力的平台。抢占网络阵地,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空间。以党团组织建设为保障,有力推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培育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

(4)坚持言传身教,建设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

大力加强以培养学生人生导师为目标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开展校内外调研和学术研究,加强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推广性的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理论研究工作上层次、入主流,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培养机制,完善、强化全校辅导员岗位培训。大力加强以培养学生骨干为目标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培养、培训体系和公开选拔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5)深化“四项”服务,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一要深化心理咨询服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是深化困难学生资助服务。继续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孤儿大学生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为一体的资助体系。三是深化学生保险服务。四是深化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服务。加强就业创业机制体制建设,对毕业生的就业进行全程指导和跟踪,全面统计、核查学生的就业情况,实现全员抓就业,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创业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开拓新的就业市场,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就业优先战略。

(6)建设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

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不断增强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树立志存高远、奋发进取、创新成才的良好学习风气。

2、预期效果

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格局。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建立一支配置健全、结构合理、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实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网络化、信息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显著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六)文化建设与预期效果

“十三五”期间,学院文化建设主要是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以体现时代特征、高职特色、民族特点、人文底蕴为核心,全力构建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团结的种子、实现各民族和谐共荣”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切实增强学院发展软实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经费充足。

1、具体措施

(1)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完善校园整体规划,加快环境整治,美化优化校园,为师生营造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结合学院自身特点,突出崇尚自然的民族风情园建设为主题的园林化人文景观,建设好各类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注重校园文化与哈南核心区地方文化的融合,建设好少数民族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技艺文化展,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内涵,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校园环境。

(2)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根据职业岗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以职业行为规范养成为重点,修订完善学院学生手册;修订教职工行为规范,建立师德评价体系,形成师德目标的导向机制,形成优良师德风范,营造文明、优雅的校园行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心组织“校园精神文明论坛”,继续开展“校园百家”大讲堂,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发挥各专业优势,着力打造“各专业勤工俭学”大学生服务品牌;建好学院“民族歌舞团”,着力推进当代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融合,构建环境生态、文化形态、师生心态新格局,营造勤奋好学、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氛围。

(4)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创造优美和谐的阅读环境,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读者报告会、专题讲座、征文比赛、美术作品展等活动,使读者在活动中激发出读书意识,接受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5)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宣传、教育作用,突出其组织、引领功能。结合创建各类主题网站,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营建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结合网络资源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结合“互联网+”平台建设,构造新的沟通方式,营造学生“心灵氧吧”,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

(6)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学院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用制度管人,更要用制度服务人、培育人。

2、预期成果

(1)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化工程。美化校园自然景观,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增添校园环境的厚重感;建设以“民族风情园”为核心标志的民族文化广场,突出校园环境的文化亮点;命名有自己特色的校园道路、建筑、雕塑等,形成崇尚自然的传统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园林化人文景观,营造校园环境文化内涵。

(2)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化工程。做好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使各项活动系列化、标准化。

(3)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化工程。注重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积极建设名人展、文化展和民族传统技艺展、民俗文化展等,学院各类大师工作室等要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努力实施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技艺文化进课堂;各系(部)结合自身专业群教育教学特点,分别开展与之对应的专业特色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对师生进行精神文化熏陶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地方特色文化建设。

(4)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化工程。建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体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学术水平。要注重宣传成果的积累,以校网、院报、学报、“互联网+媒体”等形式,传播学校形象与品牌,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开放与互动。要广泛宣传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寻访各届校友创业创新的足迹及奋斗历程,撰写《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人物风采录》;集中梳理学院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新闻作品及宣传成果,每年编撰《新闻年刊》。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学院党委行政对学校建设发展的领导。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增强谋大事、促发展、善管理、讲团结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机关工作效能。

健全党的组织工作体制与运行机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学院各行政部门和系部为教学服务的工作职能与重要管理功能,发挥各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教学引领作用。

(二)制度保障

严格落实、执行依法治校的制度保障体系。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学院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照依法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章程》下进行,要在法律规定下,促进学院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科学发展。不断研究与制定科学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人事、财务、资产等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体现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学院特点的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的制度保障体系。实现内部管理机构及人员合理配置,职责明确,部门之间团结合作,协调高效。通过建立问责机制,达到各部门和系(部)的主要负责人工作执行力强,落实、反馈机制畅通。

通过强化信息化建设,制定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配套制度;校园网功能齐全、运行流畅;树立“大数据”意识,重视各类数据的记录、更新、采集和分析,学院的教育、教学、科研、办公、生活服务等领域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三)环境和资金保证

“十三五”时期,学院根据国家和黑龙江省相继出台的职业教育条例、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法规,制定适合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政策环境。

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学院“三育人”表彰奖励制度。通过学院媒体广泛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先进经验和技术技能人才成果贡献,引导全院树立重视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的理念,促进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学院保证科学的资金预算制度,严格执行年度预算,保证足额配备教学、实习实训、教科研、购买服务等教育教学经费。学费收入优先保证学校基本教学方面的支出。

(四)服务保障

1、教学保障

根据教育特点,比照本科院校核定教职工人数;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教师。推动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人事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推行按岗直接聘用、竞聘上岗制度,制订体现高职教育和预科教育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优秀教师适当倾斜。

“十三五”期间,积极开展“三支导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服务。努力打造一支具备身心健康,师德高尚,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高,教师数量、结构能满足教学需要,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在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中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一支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引进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发挥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培养一支辅导员(班主任)德育人才培养教师队伍,每班配备1名班主任,按不低于1:200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

2、学生管理保障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注册、转学、退学、毕业等环节管理规范,学籍档案内容真实齐全,专人管理;制定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宣传教育到位,健全评价考核制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生动有效,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强;健全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活动覆盖面广,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落实学费减免、补贴政策以及国家“奖、助、勤、贷”等管理办法,经费发放规范有序,档案齐全。

配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和升学服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加强医务室、心理咨询室建设,配备专兼职专业人员,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服务。

3、财务管理保障

提高财务管理服务功能。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规范有效,决算编制真实完整。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财务风险可控。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有序推进绩效管理,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4、后勤管理保障

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开展、强化服务育人的思想文化建设。根据有关规定和学院发展需求,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严格执行国家物资采购的有关规定;资产登记、使用、维护、维修、折旧、报废等工作手续完备、程序规范;校园环境绿化、净化、美化;教室、实训场地、餐厅、宿舍、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校园禁烟、控烟措施有力;健全膳食管理制度,职责明确。

5、安全管理保障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水电、消防、食品、交通等领域和实习实训、大型活动、网络信息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建立科学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设备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教育、演练、检查常态化,及时消除隐患。

健全应急处置措施,保证各项预案齐全、科学、可行,处置得当。

6、科研管理保障

健全科研制度,加强学术规范管理,搭建多元化的教科研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经费保障到位,使用合理合规。

(五)质量保证

“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1、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由学院、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加强学院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加大对教育质量统筹监管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质量预警机制。建立学院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审核制度,编制并发布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进一步提高年度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读性。每年发布质量报告,逐步实施第三方撰写发布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强化对报告发布情况和撰写质量的监督管理。稳步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部署与应用,逐步加强状态数据在宏观管理、行政决策、学院治理、教学改革、年度报告中的基础性作用。

3、建立教育诊断改进机制

以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机制建设。针对学院不同的发展阶段、特点确定诊断改进重点。组织用人单位影响力大的行业开展对学院专业群、专业层面的教学“诊改”,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通过结果评价、结论排名、建议反馈的形式,倒逼学院专业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