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 时间:2019-03-25 点击数: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食品学院主任姜旭德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对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在保留传统理论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加强现代化的实践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复合型高职食品加工专业人才。

一、建立突出现代加工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往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时,往往总是专注于单科单练的教学模式。这种不够完善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单一、综合能力不足。这种不够完善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足以培养出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了打破这种教学与就业相互脱节的尴尬局面,推动一场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是刻不容缓。针对于此的教学改革将主要针对打破学科界限、在实践教学环节当中重点培养当代食品加工技术等方面逐步进行。

突出当代食品加工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加工内容的培训、课堂实践教学、实习操作等多个具体项目,是一门较比于课本理论教学而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其考核方式相对于以往各专业科目也较为独立。

那么突出当代食品加工技术当中所说的“当代食品加工技术”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排除以往食品加工类专业课内容,还包括食品化学、食品生物、食品营养、食品卫生、食品生产器械设计等。此外,突出当代食品加工技术教学还应充分突出开放式的实践教育方式。

二、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以往的高职院校在食品加工专业的考核方式往往是以本门课程的理论成绩作为基本考核成绩,而学生在实践课程当中所取得的成绩则仅供参考。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显然是不符合当代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所以说,要改变当今食品加工专业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考核制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总体趋势、适应专职岗位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高职院校食品加工专业的考核方式应逐步发展为集完善的理论知识与强化的实践能力于一体的模式。

(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里说的综合素质主要针对外语与计算机两门公共课程而言。因为,在当代食品进出口频繁的前提下,作为食品加工专业人员将会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信息技术与外国语言等公共学科知识的多重考验。作为一名制品加工专业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学习素质,并将其合理应用到食品加工行业当中去,才能够顺利达到食品加工行业对其所要求的标准。

(二)专业与职业接轨。专业学科要做到与市场需求接轨。因为职业学校毕竟为社会培养专职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不能够与市场的人才需求相互契合,那么就失去了职业学校的实际存在意义。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应对其日后工作所涉及到的诸项实践任务加以充分的实际训练,并积极努力考取日后就职所需的各类相关资格证件,以备日后能够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岗位上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强化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为保证流入人才市场的学生能够以更高的概率达到市场职位标准,校方应严格控制学籍管理标准,包括计算机应用、外语等级、专业技能考核以及毕业所需的其他各类校方要求达到的统一标准。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许多操作技能不能通过书本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行解读,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多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专业互动、实践操作完成的。因此,在实践课程当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实践教学的改革事业应从教师这一环节做起。

(一)加强校内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校方应适时选派教师到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对当代新型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二是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到食品研究实验室、食品加工实践基地等实训基地进行进修,以提高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知识素养。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设计专业知识的学术研讨型会议,以接触更多专业观点。四是支持教师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位深造,以为学校培养具备更高专业职业素养的人才。

(二)引进人才。培养本校教师虽然是一项很有成效的积累人才办法,但毕竟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对此,适当的吸收引进外来人才也不失为积累人才的良策。一是可以通过从相关食品加工企业聘请专职人员到校兼职担任在校学生专业课程的外聘教师。二是可以通过积极吸纳各大高校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等方法不断充实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总之,实现这项教学改革是一项繁杂而又长远的任务。尤其是在食品加工专业这一高职专业来讲,新理念、新工艺、新设备等对其影响很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以食品加工职业实践教学为基本教学任务,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将高职院校食品加工这一专业教学加以不断地完善、才能够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