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热点文章

初心故事

当前位置: 首 页 > 初心故事 > 正文

“2019年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秦桂芝:爱化春风育桃李 辛勤耕耘杏花香

发布日期:2019-10-16        来源:     点击:

秦桂芝,女,56周岁,中共党员,副教授,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教师,秦桂芝工作室主任。

2012年,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开始承担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任务,年近50岁的秦桂芝被任命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员。60后与90后相差30岁,难以跨越的年龄鸿沟;黑土地上的世居民族与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不同,风俗迥异……但秦桂芝却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年龄的代沟、文化的差异,成为一群90后新疆孩子们心里最喜欢、最爱戴和最尊敬的“秦妈妈”。

一、缘于母亲般的爱,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学生心中的“秦妈妈”

秦桂芝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救助于学生病困是常事;帮助学生安排勤工助学,救助于学生经济困难是常事;甚至自掏腰包资助学生,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是常事。她对学生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2014年5月18日,学生热依汉古丽·帕尔哈提因胸积水紧急到医院住院治疗。得知热依汉古丽因家庭困难无力承担住院治疗费用,秦桂芝为其缴纳了2000元住院费,又发动学院师生积极捐款,共募集17000多元。热依汉古丽痊愈出院后,提出将剩余的捐款作为爱心基金,用于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各民族学生。由此产生的“古丽民族团结基金”成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佳话,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收到的捐款在六年里资助了40多名各民族学生。

她不辞辛苦,奔赴万里,走进学生家庭,她的足迹踏遍新疆吐鲁番、阿勒泰、阿克苏、伊犁、喀什等多个地区。通过家访,密切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将龙江人民的爱与关怀送达学生与家长的心田。同时,在学生家乡进行调研,为学生寻求实习就业的机会,为学生和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秦桂芝以爱和责任的名义,实现了“走进新疆、走进新疆家庭,走进新疆学生内心世界”,从而被学生和家长信任与爱戴,亲切地称她为“秦妈妈”。

二、培育健康心灵,将思政工作做到细微处,成为学生敬佩的灵魂工程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秦桂芝就如同厨房里用盐的高手,在教育管理服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过程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真正做到如盐在肴,化于无形、融于细微,润物无声间,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她善于创造育人工作的新格局,实践中创建了“四个不间断”育人模式,创立了“平等、爱护、融入”六字育人理念,让各民族学生展现自己优点、特长,在一点一滴间感受着同样的温暖,“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不局限于校园之内,她还将其扩展到社区,带领学生深入社区为群众服务,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社区群众的情感联系,使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在社区群众的心里,更充分地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意识。

她创新方式,将学生家乡的思政教育元素纳入到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寒暑假安排学生进行返乡社会实践,寻找了解家乡的红色基因,民族团结故事,社会主义建设故事,之后撰写成报告,开学回校后进行宣讲。她在喀什进行家访时,组织家住喀什市的学生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看到一帧帧照片展现的维吾尔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场景和幸福快乐的笑容,学生们深受触动和鼓舞。

她的努力工作与成效得到多方认可,先后获得“2013—2014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2014年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4年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15龙江最美人物(教师)奖等多项荣誉。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秦桂芝不断创新,提升育人工作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用心、用情、用爱开展细致入微的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思想与灵魂,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稿件来源:组织人事部

编辑:王伟琳 闫怡

执行编审:王宗梅

编审:田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