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动态2015(第十六期)

发布时间:2016-01-22 浏览次数:

高职教育动态

高职资讯.内涵建设.经验交流.问题探讨

2015年第16期

本期要目

> > >观 点< < <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下一步工作思路

创新发展重建设 行动方案抓落实

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力与阻力

彰显大学办学特色的三个层次

高职教育国际化与一流高职院校建设

> > >讲 话< < <

在《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上的讲话

> > >信 息< < <

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

教育部:明年起高校要设创新创业教育课

四大数据描绘职业教育发展稳健步伐

职业院校5年来年均输送近千万技能人才

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文化部教育部推进艺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主 办:高教研究室 联系电话:0451-85560128

> > >观 点< < <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下一步工作思路

(教育部职成司 王继平)

五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重要进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吸引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经济转型升级。学生上升通道已经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更加顺畅,接受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路”;行业企业作用逐步发挥,办好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共同职 责,不再是教育部门唱“独角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普遍推行,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不再是“两张皮”。2014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69%,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1.5%,就业呈现去向更加多元、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中央重视前所未有。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接见全体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张德江委员长亲自担任检查组组长,亲自作执法检查报告和主持专题询问。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对职业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部 署。二是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提出一系列创新性政策举措,把改革贯穿办好做强职业教育的始终。确立“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人人出彩”的价值追求,确立校企共同育人的办学机制、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确立新的保障机制,等 等。三是各方协作前所未有。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已出台40多项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的政策措施,教育部联合行业开展 产教对话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12个,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建成职教集团1000多个。国务院决定将每年5月第二 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广大职教工作者努力拼搏、创新实践、无私奉献,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给予有力支持,尊重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

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总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有待提高,办学与经济社会需求还存在脱节现象,部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双师型”教师总量不足、素质不高,行业企业参与的内生动力不足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主要思路:

一是更加注重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国制造2025,编制和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培养多样化人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推进结对合作、集团化办学,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社会成员就业创业能力。

二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积 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抓紧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并以此为契机,协调教育、经济、劳动、就业等领域关系,着力破解行业企业参与、调动社会力量、“双师型”教师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等重点难点问题,把中央决策部署细化为落地制度和政策。

三是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坚持改进教学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加强办学标准建设,深入推进学徒制试点,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吻合度。

四是更加注重促进公平。设 计和落实好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进一步降低学生就学负担。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广泛开展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对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加强倾斜支持,健全对口帮扶机制,实现协调发展。

五是更加注重对外开放。既 坚持“请进来”,继续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也要主动“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遴选部分行业探索校企共同“走出去”的发展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协同布局、相互支撑,为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作出贡献。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5年12月2日】

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系列笔谈④

创新发展重建设 行动方案抓落实

(上海杉达学院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李进)

教育部日前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治理水平,增强引领作用。对于行动计划,我们可以从建设高度、核心要素、实施节点三个方面深入理解和贯彻实施。

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建设高度

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提升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水平,落实职教战略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行动计划充分体现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深入实施综合改革、全面服务国家战略的建设高度。

首 先,从行动计划的目标看,有四个重要指向,即体系结构更加合理、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教育发展质量持续提升。通过几年建设,在国内教育舞台上,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引领地位将更加凸显,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院校治理能力明显改善,产教融合成效更加明显,国家标准体系更 加完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初步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制基本形成,对周边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持续扩大,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

其 次,从行动计划的任务看,五项任务既有中国特色,又具国际视野,其中有许多提法值得特别关注,比如:在“扩大教育优质资源”任务中提到,要构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在“增强院校办学活力”任务中提到,鼓励企业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在“加强技术技能积累”任务中提出,将高职院校建设成为区域内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 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在“完善质量保障机制”的任务中提到,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任务中提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等。

再 其次,从行动计划的保障措施看,既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制度保障和社会责任,又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举措;既强调制定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并逐级落实责任,又强调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内化为责任主体的主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体现出治理现代化的较高境界。

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

目 标和任务明确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组织实施。行动计划提出了“四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政府推动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顶层设计与支持地方先行先试相结合,扶优扶强与提升整体保障水平相结合,教学改革与提升院校治理能力相结合,涵盖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五个基本要素——教育定 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治理水平、政策环境,核心是协同创新和机制突破。

一 要明确创新发展的目标。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总目标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整体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合理版图,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与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有机融合并协同发展,主动面向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二 要明确创新发展的内涵。要在行动计划的实践中,形成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的经验。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与人才培养和教师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研发,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创新, 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

三 要明确创新发展的路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要列入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规划中,融入区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整体步骤中,教育与社会各界形成推进创新发展的共同主体。政府依法统筹发展,院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同时, 坚持高职示范引领的发展路径,形成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优势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特色发展、中高职和中本贯通试点发展的格局,推进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四 要明确创新发展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也要落实到人,人才培养规模和层次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高职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形成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 一体的育人文化,实现这一类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节点

如何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意图转换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模式,转换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以及第一线的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去实践探索,行动计划是指导和推进高职教育下一阶段创新发展的路线图。

首先,要加强战略定力。行动计划是一个完整的阶段工作,蕴含着国家战略、区域战略、集团战略、企业战略、学校战略等,并以共同的战略目标作为统领。在落实过程中,追求战略目标的坚定、实施战略任务的坚决和选择战略路径的坚持必须贯穿始终。

其 次,要加强治理能力。行动计划列出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任务与实施项目细化一览表,共65项工作任务与22个实施项目,从工作任务、负责 单位及协调配合部门、时间进度三个维度进行了分解落实。这一行动方式,以目标引领和精神感召协调各方力量,汇聚多元主体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任务,先行先试,调动各方积极性逐项落实到位,形成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格局,体现出高职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再 次,要加强协同合力。行动计划以指导思想的价值目标和行动计划的成效目标,展现出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高职教育示范引领的拉动作用,必将唤起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热情和对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期盼,进而形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协同创新,突破部门利益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 性短缺,形成发展动力,共同完成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建设任务。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3日】

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力与阻力

(中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董刚)

编 者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职业教育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和客观价值取向,在目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发展至今,中国职业教育仍然面临重重困难和阻力。我们编 发此文,就是希望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鼓励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这整个过程中的潜力与阻力,为中国职业教育的突破发展打下基础。

潜力无限:职教迎来最佳发展时机

职业教育已经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半壁江山”。而随着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职业教育的潜力正在被触发,职教最佳发展期已经来到。

潜力1 构建中的现代职教体系激发内在支撑

党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2014年国家又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方针、时间表、路线图,这无疑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再次注入了磅礴动力。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三是解决人才培养立交桥问题。

通 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纵向上可实现两个方面的贯通,即学历教育的纵向贯通和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体系的纵向贯通;横向上,可实现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与鉴定体系的横向融通,以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逐步为受教育者打通从中职、高职、本 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长通道;搭建起普教与职教间共联、互通的立交桥;拓宽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参与培训鉴定、实现终身学习的成长空间,职业教育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学子的青睐,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也随之全面提升。

潜力2 新常态下人才新需求产生强大市场推动

培养外向型技术技能人才。“走出去”基本国策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职业教育要重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加快培育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本专业国际化知识结构与技术标准,具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合作能力,适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技术技能及 人文交流的外向型人才,积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属地化员工,不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需要加强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两大内容,一是创业素质,能够直接开拓事业,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二是在岗位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以高职教育为例,2014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达到3.8%,在高等教育里处于较高水平,且增幅明显,体现了高职毕业生的创业热情。职业教育在创业教育、创业服务与创业孵化方面有更多的提升空间。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将积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加大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制造2025》,是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背景下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 领。其中,加大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五大基本方针之一。当前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设置聚集第三 产业的比例过大,而第二产业人才培养则严重不足。职业院校应根据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制定有针对性的专业布局和建设规划与评估系统,调整结构性过剩专业,建设特色优势专业,加大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及相关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在服务制造业人才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潜力3 服务中小微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在我国,中小微企业在获取科技服务方面一直处于劣势,缺少资金和资源、缺少技术和人才,而中小微企业又占相当大比例。由于这些中小微企业不可能都保有自己较为完整的科研团队或人员,他们需要从社会和科研单位获得科技帮扶,但这种需求因其市场需求量和企业投入资金不足,得不到大的科研机构和院所青睐,成为中小 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十三五”期间应树立起“科研强校”的发展理念,找准科研定位,在以研促教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研致用。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技术发展的需求,为该类企业提供包括技术服务、工艺改进和新产品开发等在内的多种科研帮助,找到适合企业科技需要、适合区域产业发展需 要的契合点,发挥职业教育的科研潜力,解决中小微企业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阻力巨大:多元责任需要多方落实

职业教育进入发展机遇期,在拥有发展潜力、获得信心的同时,各种牵制其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这些不利因素,也许不能短时间彻底消除,但必须勇敢正视。

阻力1 深度校企合作缺少保障

校 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也是职业院校服务企业的纽带。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依靠政策文件来指引,立法层面的指导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该法对校企合作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场所”。其他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中,也有若干条款涉及校企合作,但目前尚无专门指导校企合作的法律文件。这些与校企合作相关的现有法律,对校企合作中政府、企业、 学校权利、义务规定多是原则性、概括性规定,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支持、激励措施也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由 于校企合作是在政策文件指导下依靠学校与企业自发进行,合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加上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使许多企业在这种合作中不愿过大投入,其中很大比例仅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职业院校积极寻求开展校企合作,而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造成校企合作无法持续、深入发展。

阻力2 地方本科转型冲击高职既有领域

当 前社会将学历作为选拔、使用和评估人才的普遍评价标准,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对职业教育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在这种现实形势下,低学历层次致使职业教育发展沦为“二流教育”,使得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足。目前,硕士、博士高学历人才培养完全归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无缘,本科层次的职业教 育规模较小,远远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及公众的需求,这使得职业技术教育缺乏吸引力更加凸显。当前,部分新本科院校进行转型发展,必将对高职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高职教育因其天然的学历层次劣势,必然会使其毕业生在与高层次应用技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失去比较优势;同时由于生源日益减少和本科院校日渐增强 的吸附作用,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势必会遇到越来越强的生源危机和生存挑战。

阻力3 生均经费不足绑住前进脚步

以高职教育为例,2014年财政部、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2017年各 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份制定了高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但仍有1/3的省份未出台相关政策,已经出台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的省份也存在标准偏低、拨付不到位等问题,缺乏稳定增长机制。高职院校生均财政经费支出有增长,但与本科院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 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4》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各地高职高专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9976.97元,全国有20个地区在这一水平线 之上,而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6388.57元,是地方高职高专学校的1.64倍。有的中部或西部地区的同一城市,地级市举办的职业院校生均经费财政经费不足2000元,是同一所同地同城市的省属职业院校财务经费的五分之一。而在东部地区同一省份,不同发展水平地级市的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投入水平差异最高超过了8倍。生均拨款经费的不均衡和偏低,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12月1日】

彰显大学办学特色的三个层次

(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

如果说学术自由是大学之魂,那么,办学特色就是大学之神。大学办得好不好,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特色是否鲜明。但是,大学、学科、学者的千篇一律已经成为当今大学发展的一大弊病。如何走特色兴校之路,是大学办学主体必须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

大学之神:富有特色

一 是大学特色的内涵。大学特色就是一所大学集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举措等而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大学的“产品差别”。如果把大学本身作为一 个产品,那么,产品差别就是大学的精神、学科、专长、水平等;如果把学科作为大学的一个产品,那么,产品差别就是学科的前沿性、新颖性、创新性等;如果把学者作为大学的一个产品,那么,产品差别就是学者的领域、境界、流派等。

二是大学特色的意义。经济学往往赞赏垄断竞争市场。在该市 场中,由于产品差别的存在使得企业拥有垄断因素,获得超额利润,而超额利润的存在又吸引新企业的加入,进而导致超额利润的消失,激励企业继续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再制造产品差别。可见,产品差别是激励企业创新的源泉。同样,大学特色的彰显就会激励学校、学科、学者创新。在寻求创新的过程中,大学、学科、学者 形成各自的特色,而各自的特色组合便可以彰显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基本功能的特色。只有特色鲜明,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因此,大学特色是兴校之源。

三是大学特色的层次。大学特色可以分为学校、学科、学者特色三个层次。学校的特色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整体而呈现出来的系统性特征,包含基础性、标志性特色两个方面;学科的特色是大学特色的核心,它具体表现在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志趣相投的师资队伍、对接某个特定行业的人才培养 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特色的学科往往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提到芝加哥大学,人们就知道它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堡垒,拥有十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到上海交通大学,就知道船舶工程是它的强项,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教育和科研的策源地;学者的特色表现为他拥有何种学术道德和学 术风范、从事哪些领域和方向的研究、具有哪些标志性学术成就或学术倾向等,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对屠呦呦200余字的颁奖词,就是屠呦呦的特色。

大学之困:缺乏特色

一 是追求“高大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同质竞争。追求“高”,一轮又一轮的“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殊不知专科学校可以办出一流的专科学校、学院可以办出一流的学院,而大学未必全部是一流大学;追求“大”,无论是学生规模、校园规模、师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殊不知办学效益 是由师均产出、亩均产出、生均投入等指标来衡量的;追求“全”,单科性大学升格为多科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殊不知综合性大学恰恰最难彰显办学特色,办学成本也是最高的。

二是盲目“跟市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同一定位。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是纯粹由某一因素决 定的,而是由市场需求、政府需求和大学需求等共同决定的。具有竞争性产品性质的大多数学科专业,如MBA专业、计算机专业等,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具有非竞 争性的公共物品属性的部分学科专业,如历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专业等,应该坚持政府导向;办学不可或缺的学科专业,例如综合性大学中的数理化等专业,应该坚持大学导向。但在办学实践中,往往是一元导向,一旦金融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好,各个大学便纷纷办金融、国际贸易专业。忽视办学规律的结果,往往 出现学科专业 “热一阵、冷一阵”的现象,造成办学资源浪费,更无法彰显办学特色。

三是产品“标准化”,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的学生 同一模式培养。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采用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与课程体系、考核与评价标准,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规格、层次、类型、模式的“趋同化”。 工业品的标准是统一的,因此其生产可以采取模具化生产,但人才培养是具有异质性要求的,必须坚持因人施教。如果人才培养模仿工厂化生产,那么就无法形成个性化人才的竞争优势,并会导致培养对象创新创业能力的严重弱化。

四是要求“全能化”,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师同一要求。要求所有 大学教师能教书、会育人,是无可厚非的。但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少学校对每个教师的教案写作、PPT制作等都做出统一的规定,这就违背了因 课而异、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对于科学研究而言,不同学科、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教师就更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考核,以工科的标准考核人文学科的教师,必然导致他们无从适应。如果要求每个教师“全能化”,既要做项目,又要发文章,还要搞推广,最终的结果是教师个性无法张扬、优势无法发挥,导致教师队伍千篇一律。

大学之兴:彰显特色

一是坚持大学定位特色,培育形成与大学定位相 适应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同类型的高校完全可以形成各自的“状元”。一旦定位明确,就要坚定不移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大学 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三个毕业生到同一个单位工作,领导布置一个课题,问谁愿意承担,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回答:我考虑考虑,“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如果有意义我就做;浙江大学的毕业生也说我考虑考虑,“能不能做这个课题?”如果能够做 我就做;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则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我来做”。表面上,该故事褒扬了一所大学、贬抑了两所大学,实际上,三个毕业生的回答恰恰彰显了三所大学的风格:北京大学的怀疑精神、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和清华大学的敢为精神,这种风格是大学精神的突出表现,是异质性的,没有优劣之分,都是社会所需要的。

二 是坚持学科建设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特色是一所大学最核心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所大学往往都会形成数量有限的优势学科,特 色学科的形成常常来源于优势学科的凝练与升华。在当前形势下,大学要办出特色,不是靠追求规模大、学科全来完成,而是要彰显学科优势,坚持有所不为,挖掘大学自身所具有的若干个优势学科,追求差异化卓越。形成优势特色学科的路径主要有三:一是推动学科集群发展,形成“抱团作战”的姿态,牵头学科承担领导角 色,支持学科起好支撑作用;二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在学科群内部、不同学科群之间培育学科交叉点和新的增长点;三是设立学科特区,采取差异化的学科发展政策和考核制度,做强优势学科,形成学科特色。

三是坚持学者个体特色,培养学生个性特色,形成合理的学者学术分工体系。社会发展是五 彩缤纷的,市场需求是五花八门的,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往往偏好于个性化的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绝不能满足于一个“模子”灌出来的“标准化”人才,而是 要因人施教、因学科施教、因需求施教。为此,应该强调学生的选择权,并且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必然会彰显出学生个体的意志和特质,从而形成鲜明的“产品差别”。个性化的学生是由个性化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者的学术分工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科分化的大背景下,大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面对的是专家时代。专家就要学有所“专”、学有所“长”,这个“专”和“长”便是学者的特色,不能要求“十项全能”的学者。学者分工的形成是建设好强大 学科团队的基础,每一个学者都要思考自己在一个学科中的“定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14日】

高职教育国际化与一流高职院校建设

(买琳燕)

内容提要:建 设一流高职院校既是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策略,其可提高院校建设的基础,推动院校建设与国际标准接轨,激发院校办学的新活力等。而在国际化进程中推进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更是一个价值导向优先于技术实施的过程,需要借助国际化的 整合力量在价值目标、价值尺度及价值取向上进行灵活的理性规划。

一、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提出

(一)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 的加快及科技信息的一体化,国际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以各国的科技与教育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总体经济实力的竞争,这需要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而此类人才的培养却不仅仅依赖于建设“一流大学”,突出此类人才在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性,还有赖于通过“一流高职院校” 建设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以适应地方产业在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中对大量重要或关键一线岗位的需求。

为适应这一趋 势,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并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随后,一些高职院校相继提出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

经过几年的探索 和实践,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意义日益明确。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的目标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了“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的建设任务;同年底,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又把“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明确为“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且加上了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

至此,一流高职 院校建设已经超越了高职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成为了国家和地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可见,在政策层面上,从国家在战略层面的重视,到实践办学中的倡导,再到国家政策的明晰,“建设一流高职院校”不断被强调,行动导向不断被明确,从“一流”到“国家一流”直至“世界一流高职院 校”目标的形成,“国际化”与“一流”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国家政策的确认。从政策导向来看,我国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并非只是着眼于在世界同类院校排行榜上的位置,其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建设“一流”来服务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服务于区域经济参与全球的竞争。

(二)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建设一流高职院 校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在投入不足条件下应对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需要的战略选择。2000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数量急速扩充, 已经从2000年的442所(含专科院校)增长到2013年的1321所,增长了近3倍[1];在校生数量也从2000年的100.8万人增长到了2013年的973.6万人,增长了近10倍[2]。在此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并未同步增长,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社会吸引力 不强。2006年启动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使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也带动了全国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

然而,面对国内 国际形势,我国高职教育仍然面临着双重的竞争压力。在国内,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传统高等专科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的纷纷升格以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都使高职教育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又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际上,许多国家正 积极通过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加强职业教育管理与实施多方合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层次等措施来保证或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地位,以确保其职业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若干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投入,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正是积极应对职业教育竞争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需要,以增强自身吸引力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确立,既是顺应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提升我国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职业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竞争力,从而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

二、国际化: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策略

在国际化进程中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对推行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等都具有“滚雪球”的效应,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整个运行系统的改善。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从对高等教育国 际化的既有定义来看,主要是从三个维度进行理解[3]:一是因定义的层面差异产生的国际化参与者主体维度,如加拿大学者简·奈特(Jane Knight)从院校层面界定为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化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4];二是因区域差异产生的动因与目标维度,如索德克威斯特(Minna Soderquist)将国际化定义为是将国际维度融入高等教育的各方面以提升质量及竞争力的变迁过程[5];三是因定义路径差异产生的活动与过程维度, 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6]。

将此三个维度放 在有“职业”特殊性的高职院校主体上可以发现,其国际化的动因与目标体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活动与过程体现为以校企合作、国际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照、参与国际职业资格技能大赛及项目科研为特征的策略路径[7]。所以,对于尚处于“后发”状态的我国高职教育来说,其国际化可理解为一种将国际上约定的规则、标准或范式整合入院校的教学、项目研究及院校治理的策略、模式或过程,进而提升本国高职教育质量,使之达到与国际高职 教育相当的水平。

可见,与高等教 育国际化开启时主要是为了传播和追求知识的“自发行为”和“自然性质”不同,作为本身就是跨界、开放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已发生了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基于某种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因此已成了一种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影响的策略行为,是示范性建设后我国高职院校提出的关于自身发展定位和发展 目标的自觉追求。所以,高职教育国际化既是一种理念和策略,又是一种途径和手段;既体现为一种现象和活动,更体现为经由活动过程后的一种结果和模式,是院校在追“先进”中提升自身及“规范”化发展自我中的必然选择。

(二)国际化对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作用

所谓“一流”,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为“属性词,第一等的”[8];英文表述为“the first-class”或“the first-rate”。所以,它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层级概念。从内容上看,“一流”被认为是在一定办学基础之上的一种更高的、模糊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追求;从形式上看,“一流”体现为一种标准、要求和高度,需要的是一种证明性的载体和依托。

对“一流”的理 解还应有几个前提性预设,第一,应是在同类型间的比较,所以必须强调是高职院校而非所有院校的比较,此为层面问题;第二,是在特定范围内的比较,所以必须明确是在区域、国内还是世界范围,此为范畴问题;第三,是在框架下的比较,所以应有说服力或权威性的客观评价系统来判断和评估,此为标准问题。显然,截至 目前这个标准还很主观和模糊。

鉴于此,结合高 职教育的“职业”特性及院校功能使命,“一流”的内涵定位应更多倾向于一个标杆、一种适应和引领:标地方特色的“杆”、应区域企业的“需”和引产业发展的 “向”。从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情况看,特色有、但不突出,服务有、但未衔接,引领有、但凤毛麟角。因此,一要突出甚至“放大”特色,体现在师资和人才培养 上;二要着力甚至“无缝”化衔接校企合作,表现为科研服务尤其是横向项目中;三要激活创造力,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和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更要适度超前,在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作出努力,这主要依靠院校灵活且理性的运作和管理机制。

与普通高校尤其 是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流”的目标定位不同,高职院校虽也瞄准世界,但更侧重的是凸显区域服务特色的优势专业的出彩,具体而言是在“双师型”教师和“一技之长+综合素质”学生能力的培养、产教融合及院校个性管理的发展上体现出标杆、服务和引领作用。由于区域特色不同,高职院校及其培养的学生就理应在区域服务的特色中凸显个性,采用同一种模式的发展或同一种规格的培养显然不能奏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由于在学生培养上重“一技之长”轻“综合素质”,在自身发展 上重“规范动作”轻“自选动作”,其结果是,学生长“技术”短“技能”,院校发展规矩,却活力不足。而高职教育国际化正可以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1.从目标与起点的关系来看,高职教育国际化可提高院校建设的基础

要凸显特色、建 设一流,既需要在区域、国内发现差距,更需要放置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坐标。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通过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师资和招收国际学生等,能促进学校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带动学校生源、师资队伍和管理等迅速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而 提高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化是实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的路径选择。

2.从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来看,高职教育国际化可实现院校建设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要适应市场、体 现一流,对高职院校来说,一要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培养人才,二要根据企业流水线运作研究标准,这是国际先进职业院校的共同做法。通过推进国际化,高职院校可引进国际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使专业人才培 养与国际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接轨。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化是高职院校接轨国际标准并通向一流的必选过程。

3.从同化与异质的关系来看,高职教育国际化可为院校形成新的平衡局面提供契机

要引领导向、体现一流,需要基础能力,更需 要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激发院校的办学活力。国际化是一项注入新的生机、打破已有平衡、在求同存异中重新达到平衡的系统化过程,有利于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不同思想和信仰、不同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文化和制度习惯间的碰撞与摩擦,催生的正是对人才培养模式反思后的重构和创新;办学者可以借鉴西方现代学校治理 模式,打破已有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新的、适应改革创新的内部治理结构。这种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搅动与制衡,是院校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是与国际接轨和互动的一个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在同化解构与异质建构中的一种激活力量。

三、在国际化进程中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价值和策略选择

(一)价值目标上,把握好主体性原则,明确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动因,使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目标越来越明晰

1.从政府层面强化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的分类指导

教育国际化因主体不同,价值目标不同,相应 的实践就无法确定,这客观上要求必须明确国际化的主体及其价值选择或动因。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正在于其“职业性”资格与能力的流通与认可,其一流建设的关键也在于发挥和凸显“职业性”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然而,目前受制于政策和经费不足,高职院校师生的国际流动十分有限,且国际化人才培训仍以短周 期、开眼界的境外交流学习为主,接触国外同行的管理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语言沟通能力的机会和时间均不够;受制于因公出国(境)培训指标的管理,高职院校 师资境外培训项目无法开展,极大影响了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因此,对政府而言,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制定发展战略,为高职教育国际化提供有力的规划、引导、规范和支持,确立高职教育对外开放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晰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为构建具有前瞻性、规范性和持续性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提供平台和保障。

其次,在制度及机制运行上分类完善。我国目 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出台的政策法规主要涉及中外合作办学、出国/来华留学、境外办学、国际远程教育等,如《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关 于设立和举办实施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申请受理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教外综[2004]63号)等,但都主要着眼于普通本科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的政策尚未出台。应抓紧制定,以便真正实现高校分类管理的目的。

第三,制定有关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方面 的专项法规、规章。我国的人才培养国际化制度及管理不够完善,不仅教师国际化流动的相关政策缺失,且在引进外籍教师、医疗保障衔接、子女入学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也未有相关政策进行管理和规范。因此,建议从国际化人才的本土化培养层面,出台或完善针对性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 效的运行机制。

2.从高职院校层面探索建立师生参与国际化的激励机制

以建设世界一流高职院校为国际化的目标,高 职院校实践的主体无疑是其师生员工,其价值选择或动因是培养服务于与区域产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适宜的技术技能人才。立足于这样的主体和目标,高职院校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国际化进程:一是拟定包含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相应管理工作在内的、系统的国际化方案,确保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二是将国际通行的各种 标准引入到专业、课程与教学中来,引入到质量评价与资格认定中来,从而实现与国际接轨。在这个过程中,都要结合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最终将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总目标分解、转化为明晰的高职院校国际化目标。

(二)价值尺度上,把握好科学性原则,构建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评价体系,使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有章可循

1.从政府层面发布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标准

尽管一流高职院校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也缺少一个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但仍然有一些相对清晰的内涵和特征。根据这些内涵和特征,科学地构建院校国际化评价体系,能够使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有章可循。因此政府在构建适应一流高职院校需要、相对科学的国际化评价体系时,应以深刻理解一流高职院校的内涵及特征为基础,深入研究评价指标的多维表现,思考 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及引发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自身国际化的参照系。唯有此,才能在国际化进程中更好地推进一流高职院校建设。

从现状来看,目前针对普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 大学的排行榜比较多,如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的大学排行榜及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等均可作为国际性大学建设的参照系;对比来看,针对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研究极为缺失。虽然广东省2013年在全省开展了高职院校国际化程度评价调查,可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目标的制定及审议指标提供部分参考,但整体而言有关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参照系的研究和客观认识尚待从国家层面予以重视。

2.从院校层面探索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政府设置的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和特 征,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才能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即高职院校可按照政府设立的指标来制定本校的发展计划,并可以国际某所高职院校作为指标学校,以进入世界某排名为某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等。当然,在政府层面对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标准尚未确立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探索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来向一流靠拢:一是可尝试在某些专业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以此推动师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思维及管理模式的国际化;二是可探索引入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的产品制作标准和用人标准,在某些专业开展订单式国际化人才培养,并据此探索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价值取向上,把握好效率性原则,建立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跟踪及考核机制,使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有保障和实效

1.从政府层面对国际交流合作状况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在我国已形成一 定规模,但国际合作尤其是学分认证、课程衔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结构和规模、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国际竞赛参与以及与跨国或外向型企业合作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相对精确的数据统计及动态跟踪国际教育合作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趋向。因此,建立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全国信息平台和共享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2.从院校层面对国际化发展情况建立及时的跟踪机制

跟踪及考核机制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取得实效并 切实推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保障。相较于政府,高职院校重点要着手的应是“追踪国际化要素或策略在实现既定目的或目标方面的进展和质量”[9]。按照 简·奈特的观点,国际化复杂的要素可以归纳为组织策略(如结构、资源等)和项目策略(如国际协议、课程、师生流动等)两部分。院校可根据既定的目标,采用 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国际化要素的实施进展和质量进行跟踪,用以分析哪里有问题需要解决以及为何需要改进等,最终推动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形成良性的螺旋状循环。

纵观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历史和趋势,要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要选择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国际化既是高职院校的一种发展状态,更是高职院校通过系统改革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的一个突破口,是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4期2015年12月09日】

> > >讲 话< < <

在《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刘占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承接了撰写《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5)》的任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历经1年多的时间《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5)》已正式出版,今天,借全国职业院校管理规范推进会暨集团化办学现场交流会召开之机,正式向社 会发布。报告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状况

职 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以职业教育集团为组织基础的办学行为。它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办学模式的一种产物,职业教育集团是指由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机构组成,以契约、资产等形式为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以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技能积累、社会服务活动等为 主要任务,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为目的的合作办学组织。

自1992年全国首家职业教育集团—北京蒙妮坦美发美容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以来,职教集团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特别是近十年来,职教集团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至2014年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成立职业教育集团1048个(详见图1)。

(图1)

基本覆盖了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全国主要行业(详见图2、图3、图4)。

(图2)

(图3)

1048个集团共有成员单位46400家,平均每个集团有44家单位。其中参与职业院校8330多所(本科院校180多所),参与集团企业23500多家,政府部门1630个,行业组织1680多个,其他组织机构1450多个。

二、职业教育集团的主要形式

我 国的职教集团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诸多方面,绝大多数集团为教育联盟性质的非法人机构,经政府批准或者备案成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集团的主体作用、主体范围、主体结构和组织性质等方面做出了不同选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种实现形式。

――从集团牵头单位划分:有政府主导、行业主导、企业主导、院校主导四种主要类型。

――从集团的法人性质划分:有事业单位法人(如佳木斯职业教育集团)、企业法人(如青岛西海岸职教集团、江苏长江职教集团)、民办非企业法人(如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内蒙古商贸职业教育集团等)以及非法人资格的职教集团。

――从集团的服务区域划分:有面向全国服务的行业职教集团(如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中铝职业教育集团),更多的是面向地区服务的区域性职教集团。

三、职业教育集团的治理结构

为保障集团化办学的常态运行与作用发挥,各地针对职教集团组织性质与集团化办学功能定位,不断推进组织体系与管理制度建设,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

根 据抽样调查,在160多个样本职教集团中,有97.55%建立了决策机构,96.32%建立了工作协调机构,23.93%设立了监督机构,12.88%设 立了服务机构。多数职教集团都已建立起了理事会(或董事会)决策,秘书处(或办公室)协调,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监事会监督等较为完整的治理体系(详见图5)。

(图4)

(图5)

四、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

1.创新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以集团为平台,形成由理事会主导,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这是对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创新。

2.构建了产教融合的办学机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由于有行业企业的紧密参与,促进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机制。

3.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效的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做中学、学中做等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作用的发挥,推进了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推动了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

4.提升了职业院校的办学实力

吸纳了大批社会资源投入职业院校办学。以取样调研的160多个集团为例,近年来,行业企业累计为成员院校提供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总值达到1500多亿元、投入建设经费60多亿元,大大改善了成员院校的实训条件。

推进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根据160多个集团抽样统计,成员企业累计派出8万多人次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担任成员院校的兼职教师,成员院校累计安排23万人次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加快了双师教学团队的形成。

5.推动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教育资源分散、利用率低,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使得分散的资源得以集中和有效利用,这既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更是有效带动了薄弱地区职业学校的发展。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可以在不改变各个职业院校现有的行政隶属关系、经费拨款渠 道、人事关系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北京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为例,自2012年开始,集团与保山市签署合作协议,利用集团的教育和产业 优势开展对口帮扶,在对滇西的帮扶合作中,集团探索了“教育+产业”的职教扶贫模式,助推了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拓展了职教集团的办学空间和产业发展渠 道,实现了双赢。

五、发展建议

1.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集团化办学的国家制度。二是开展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创新试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三是进一步发挥行业在集团化办学中的作用。

2.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集团组织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3.进一步提升集团化办学社会服务能力

一要提升职教集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要提升职教集团服务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三要提升职教集团服务就业创业的能力。

《中 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5)》是首个全国性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历经1年3个月成稿,参与报告起草的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 研机构、行业企业、职教集团、职业院校等多方面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共计30多人,期间开展了10余次专题研讨和调研活动,教育部主管领导以及职成司司处领导对报告撰写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指导。《报告》对20多年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和做法进行了总体呈现。该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是来自“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与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是2013年11月,教育部职成司委托学会开发的。2014年8月10号,教育部职成教司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职成司[2014]95号),提出每年依托“平台”进行前期数据采集工作,并委托学会发布 “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年度报告”,征集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根据教育部职成司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两年来,围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搭建了一个平台(即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与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一支1600余人的数据采集队伍,征集了一批案例,编写出版了《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汇编(2015年)》,撰写了一个报告(即《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5)》),构 建完善了工作机制。由于数据采集还不够全面和完整,数据指标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本发展报告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和广大职教战线同仁以及社会各界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2015年12月2日】

> > >信 息< < <

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

湖南省交流推广湖南工业大学东莞包装学院办学模式

本报讯(罗咸辉 记者 储召生)12月3日至4日,湖南省普通高校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交流研讨会在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召开。湖南工业大学15年来三易其址在桥头镇建立东莞包装学院,先后完 成了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等16个专业总计1.5万余人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任务。本报2015年4月9日头版头条以《钻进企业办大学》为题,对该校的成功 经验作了报道。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说,湖南工业大学经过15年的探索,成功摸索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的规律,也摸索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律。这种钻进企业办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对接最前沿产业和最先进企业模式非常成功,理念非常先进,值得学习和借鉴,更值得复制和 推广。他号召全省各高校学习湖南工大这种勇于探索、乐于分享和共享的担当精神,学习和借鉴湖南工大东莞包装学院这种镇校企合作模式,在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大背景下,瞄准产业前沿和先进企业,推进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将校企合作平台打造成育人、科研和服务的综合平台,真正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湖南工业大学校长谭益民总结了这种“镇校企高度协同,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模式的六大经验和优势。一是逐步形成 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计划和学生就业渠道等校企合作模式。二是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学用结合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形成了坚实平台和系统体系。三是为“双 师”素质教育、现场备课、企业锻炼和项目对接提供了强力支持。四是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五是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凝聚了学术团队和科研团队,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六是理顺了政府和企业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这些经验和优势为学校和政府、企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 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14日】

教育部:明年起高校要设创新创业教育课

本 报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晋浩天)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做好2016届毕 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通 知要求,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要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高校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 表现突出的学生。

通 知强调,要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统计指标体系。从2016年起,各地各高校要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建立三级联 动机制,辅导员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院系认真核实汇总就业数据,学校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关信息。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的指导服务力度,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对 于就业困难毕业生,教育部要求做好帮扶工作。“要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等活动,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帮扶。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协调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做 好求职创业补贴申请和发放工作。”通知表示。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12月14日】

四大数据描绘职业教育发展稳健步伐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施雨岑、刘奕湛)“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助学金覆盖率近40%”“职业院校生师比趋向合理”……《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期评估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描绘了近5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稳健步伐。

职业教育投入大幅增长 免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覆盖面扩大

【纲要规定】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五年发展】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立高职生均拨款制度等措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2014年,中职总投入为1906.5亿元,比2009年增长59.02%;高职总投入为1517.8亿元,比2009年增长64.78%。

目 前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享受免学费政策,占在校生的91.5%。同时,家庭经济困难 和涉农专业的学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助学金覆盖率近40%。高等职业学校纳入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纲要规定】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五年发展】据统计,职业院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职业院校正在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201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1.5%。

生师比日趋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纲要规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五年发展】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出台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措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生师比日趋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2014年,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为86.30万人,生师比为21.3:1,与2010年的26.6:1相比,生师比日趋合理并逐步接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规定的生师比20:1的标准。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为43.83万人,比2010年增加3.42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生师比为17.6:1, 与本科高等学校生师比基本一致。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从2009年的19.05%上升至2014年的27.6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从31.42%上升至38.27%。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纲要规定】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五年发展】全国建成职教集团超过1000个,吸引了近3万家企业参加,覆盖了60%以上的职业院校。2010年以来,集团化办学数量及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组建62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65家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摘自《新华社》2015年12月4日】

职业院校5年来年均输送近千万技能人才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张烁)记者2日在教育部举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职业教育专题报告发 布会上获悉:5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职业院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开展培训达上亿人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69%,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1.5%。

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总负责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介绍,5年来,中职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比例保持在45%左右,与普通高中 招生规模大体相当;2014年,高职招生数达337.98万人,占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6.9%,高职在校生数首次突破1000万。

根据报告,目前中职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享受免学费政策,占在校生的91.5%。家庭经济困难 和涉农专业的学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覆盖率近40%;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周稽裘分析了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有所缓解,但仍不同程度存在;办学方式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削弱了职教的影响力和战略地位。”

报告显示,职业教育的规模达到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存在难度。根据2014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统计,要实现“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2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达到1390万人”的目标,缺口分别为495万人和384万人,“适龄人口数量下降是最根本的原因”,实现“2020年中等职 业教育在校生23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80万人”的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日】

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本报记者 柴葳 董鲁皖龙)

“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总体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一些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我国教育事 业迈上新的台阶。”今天上午,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八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珏代表评估组发布了教育规划纲要贯彻 落实情况总体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显示,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其中70.5%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分别达到86.5%和37.5%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投射到百姓关心的教育民生问题上,就是以“入园难”“择校热”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缓解。评估报告显示,实施教育规划纲要5年来,各级各类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教育资源日趋丰富,教育结构逐步优化,立德树人深入落实,一些教育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切实得到加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评估报告指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评估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幼儿园总数比2009年增加7.2万所,教职工人数比2009年翻了一番。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校际差距不断 缩小。高中阶段教育机会明显增加,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1%,比2009年提高9.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5%,比2009年提高7.3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提速。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设的377所普通高校,67.6%在中西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位 类型由2010年的19个增加到2014年的40个,招生人数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比例从2009年的14.1%提高到2014年的43.5%。

此外,5年间,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

评估组认为,5年间,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不断缩小教育差距。

评估报告显示,全国已有超过1/3的县达到国家认定标准,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已覆盖91.5%的学生,吸引力不断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全覆盖。

5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入园难、择校热、随迁子女入学难等教育民生问题。评估报告显示,通过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与2009年相比,2014年全国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有51.9%、52.4%的增幅,使入园难得到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逐步降温,19个副省级 以上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7.9%、公办初中达95.4%。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保持在80%左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不断缩小,最低省市的高考录取率从2010年的52%升至2014年的70%。2015年,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7.5万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明显增多。

教育保障能力切实加强

教育发展快,保障要跟上。从评估报告透露出的信息来看,5年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着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使得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投入实现历史性突破,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依法治教迈出重要步伐。

评估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如期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2.64万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多。

5年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评估报告显示,5年来,共招聘农村特岗教师37.17万名,3年期满留任比例超过90%。6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毕业4.5万余名免费师范生,91.1%以上毕业生到中西部任教。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基本实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全覆盖。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在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建设教师周转宿舍25万套,覆盖中西部地区1485个县。从2013年起,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 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惠及近95万名教师。今年启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规划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路径。

今年8月,《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首次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是我国迈出依法治教重要步伐的标志之一。评估报告显示,学校章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所有高校均已启动章程制定工作,“一校一章程”的治理格局正加快形成。出台教育督导条例,教育督导走上法制化轨道。

教育体制改革在推进中突破

5年来,教育改革在“深水区”平稳推进。

评估报告指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并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办学体制改革为学校办学带来活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力有序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积极稳妥推进。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与此相关联,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逐步成为招生依据和参考,已在上海、浙江两地开始试点。高考加分切实规范,考试招生违规查处制度得到健全,以公平为导向的考试招生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5年共取消下放21项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一批评审评估评价事项,‘三评’事项减少1/3。”评估报告显示,教育管办评分离深入推进,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正加快形成。

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一些束缚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评估报告显示,职业教育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各类培训达到上亿人次,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普通本科高校5

年累计输送近2000万专业人才,为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评估报告显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良好势头的同时,高校还牵头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和重大攻关项目,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研和科技转化成果。近年来,在国家科技三大奖通用项目中,高校获奖数占全国总数70%以上,产出社科重大成果比例占全国8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20%左右。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10日】

文化部教育部推进艺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周玮)

艺术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艺术职业教育存在办学规模较弱、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与市场结合不够 紧密、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制约文艺事业发展。11日,文化行政部门、艺术职业院校、文化行业企业代表百余人会集一堂,共商艺 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计。

当日文化部举行的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主题是“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更加自觉主动地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服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大体相当的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升级人才贡献能力不断提高。2014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2万所,年招生946.83万人,在校生2809.53万人。2014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6.69%,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表示,“十三五”时期,在艺术职业教育中,文化系统将坚持以能力建设为主题,遵循人才开发规律,注重培训人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 才的创新能力。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努力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部将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今后五年全国艺术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抓好落实。

教师队伍建设是包括艺术职业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说,希望教育部和文化部能够共同推动建立艺术职业院校与文化行 业企业的技艺大师、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双向进入”机制,引导相关职业院校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需求,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的岗位、成立大师工作室,同时选派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到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践,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优化文化艺术类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受人事制度、事业单位编制和待遇等影响,职业院校艺术类专业特别是传统文化表演类专业学生就业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相关专业吸引力。对此,王扬南说,一方面,教育部门将加 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把符合条件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纳入现行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另一方面,希望文化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创造平等用人环境,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改善一线文艺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孙若风说,希望文化企事业单位能够切实参与到办学全过程,真正实现专 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摘自《新华网》2015年12月11日】

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文化单位要参与艺校办学

(却咏梅)

今天上午,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以艺术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性业务工作会议,主题为“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更加自觉主动地 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服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来自文化行政部门、艺术职业院校、文化企业行业的1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艺术职 业教育改革发展大计。

建国以来,我国艺术职业院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专业到多门类多专业,从中职层次到中高职协同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文化艺术人才。据介绍,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和普 通教育大体相当的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升级人才贡献能力不断提高。2014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2万所,年招生946.83万人,在校生2809.53万人。中高职招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的44%、高等教育阶段的46%。2014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6.69%,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连续3年超过90%。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12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